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办的“未来管理大会——未来启示录”日前在北京举办。会上重磅发布获奖名单,其中4家获奖企业,也是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进行案例开发时选取的企业,均胜电子是其中之一。由金李、王念念撰写的《均胜电子的跨国并购之路》入选研究中心案例库。而在这次活动中,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荣获本届卓越管理机构奖——“伯乐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博导金李表示,对于均胜电子来说,跨国并购并不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均胜电子把并购和国际化做到了极致,对于并购战略的设计和执行都是不遗余力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均胜电子的跨国并购之路,从战略到执行,都可能对中国未来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非常多的借鉴和启发,值得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均胜电子2011年的这场跨地域跨文化跨年龄“联姻”,带来的是“1+1>2”的双赢回报。此后10年间,均胜电子接连出手,先后并购了德国、瑞典、美国等地多个优质资产,均胜电子年营收从20亿元增至最高时的600余亿元,成长为全球前30强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普瑞年营收也增长至原来的4倍,员工人数增加5000多人,晋级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以并购普瑞为起点,“1+1>2”的均胜解法,为企业出海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从2004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到2008年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到2011年均胜电子开始的一系列跨国并购,中国企业掀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浪潮,试水海外市场,通过兼并收购完成全球化布局。这些企业的海外并购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在跨国并购浪潮中,成功者毕竟是少数。跨国并购对于企业自身的重要性,企业并购战略的制定、实施,并购标的和时机的选择,并购后的整合,甚至企业自身的性质,这些都会对并购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秉承光华管理学院 “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 使命,长期聚焦“新鲜的”、“有效的”、“长期的”企业优秀实践,以案例为知识载体,助力光华教学创新发展、培养面向未来商业人才,传播中国商业管理智慧。(资料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