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莱茵河,行车穿过成片的麦田,我们来到德国南部小镇巴特诺伊施塔特。拥有98年历史的行业顶尖汽车电子制造商普瑞公司掩映在层层麦浪之间,是小镇的支柱企业。如果不是2011年,宁波均胜电子全资收购普瑞,这里很少见到东方人的面孔。
【口播】在我身边的这个建筑就是有近百年历史的普瑞公司厂区最为年轻的一个建筑,就是今年4月份才正式投用的普瑞均胜新研发中心,这也是均胜收购普瑞后的第一个大手笔。
新研发中心总投入1500万欧元。5层大楼计划容纳500多名工程师。而在当时,普瑞经营百年的研发团队只有200人。1500万欧,相当于企业的一大半的研发投入。一向谨慎的德国人,觉得投资的步子迈得有点开。
【均胜普瑞研发总监 约亨·埃伦伯格】按照百分比来算,研发费用占据我们总销售额两位数以上,对德国公司来说这是非常超前的。
【均胜普瑞执行副总裁 蔡正欣】因为我们看到未来在电动车领域,要引进的工程师,现有的厂房设施、办公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了。
蔡正欣是均胜收购普瑞后派驻到这里的唯一的中国管理层,也是他代表中方最终拍板了这笔投资。在德国工作8年的他非常熟悉德国成熟的生态体系。在这里,大型整车企业负责规划汽车发展方向,而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则需要做好创新研发,将技术落地。
【均胜普瑞市场部负责人 罗纳多】那些顶尖的新型汽车制造商决定了科技发展的潮流,推着市场向更新的科技发展,我们的角色是提供最新的技术。
【德国拜伦创新协会汽车项目负责人 安德烈博士】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是一种相互服务的关系。小的公司负责实现创新的想法,大公司提供大的环境,它们有更大的平台,和强有力的市场手段。
和品牌汽车并肩同行,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开发能力。这是均胜融入德国收获的经验值。新的研发中心,投入不到三个月,入驻的工程师已经达到了400多人,远远超过了德国管理层的预期。有了强大的研发团队,普瑞将提前研发的量定为未来5年。研发大楼的这个展示厅里,3D感应、远程控制、无线充电、手势识别等先进的汽车中控技术很多都为未来的汽车储备。其中不少已经被顶尖的汽车厂商商中。
【均胜普瑞先期研发经理 鲁斯特】这个触控板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技术用来做触控的主动反馈技术,开发十年以后才用在奥迪的量产车上。
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国工程师曾在宁波负责普瑞中国研发中心。他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王明星。如今,他是普瑞新能源的项目负责人。每周他都会组织中德两地的研发人员共同进行项目开发。眼下,借助普瑞的技术优势,均胜为国内工程师制定了三步走计划,定期交流、实地参与国际项目研发。
【均胜普瑞新能源项目研发负责人 王明星】以后我们在中国和在德国,我们的水平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是我们的目标。
【均胜普瑞执行副总裁 蔡正欣】未来的话,我们的规划是中国的研发中心能够独立地承接一个项目。从开始到产品认证,全套都在中国执行。
美国、葡萄牙、罗马尼亚、波兰等等这些旗子代表着普瑞在全球的分布。借助均胜的技术平台,钱塘江畔的汽配企业不断地吸收着德国企业沉淀百年的管理和技术优势,也许德国南部小城只是一个起点,它开启的是浙江企业融入全球汽车高端产业链的全新步伐。(来源:浙江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