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上海落幕的C-V2X“四跨”不仅展示车路协同的全链条技术实力,也是国内车联网领域的首次会师。对于活动设置的限速预警、前方桥梁提醒、弱势交通参与者提醒、红灯预警、前向碰撞预警、盲区预警、故障车辆提醒等功能演示项,作为汽车工业的一级供应商,均胜车联已拥有丰厚的研发和生产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重点展示了一款通信终端OBU产品。
早在2015年,均胜电子旗下的均胜车联已开始在车联网这个新兴市场布局,2018年加入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为重要成员,同时也是车联网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小组成员。
均胜车联为这次活动提供的通信终端OBU,分别应用于上汽大众和奇瑞雄狮车型,测试车辆流畅驾驶在开放的交通环境中,与其他社会车辆和谐共存,产生的绿波车速引导更加节能省油和安全,获得了驾驶员和参观者的一致认可。演示中该产品不但可以定位并警示盲区车辆,识别前方异常车辆,如紧急刹车或前向碰撞等事故,还可以精准识别所有伪造的虚假警告信息,为驾驶员创造安全的驾驶环境,也让整个交通环境更加有效。现场试驾者的反馈也表明对未来车辆与外部环境实现互联互通十分期待。
均胜车联C-V2X:我们真硬核
“一汽-大众与我们联合开发的CNS 3.0系统,开创性地以Linux和Android双系统形式为客户提供优质车载互联的解决方案,而基于5G的新V2X OBU产品或将于2021年量产,有望成为全球首个5G-V2X量产产品。”均胜车联CTO陈远说,技术和市场双领先,以及“四跨”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等优势让均胜车联成为车联网行业发展的亮点之一。
早在2014年,均胜车联的德国团队就参与到萨克森州的智慧城市项目规划中。近期也参与了该项目组与宝马等多家企业基于DSRC V2X技术 对智能道路、智慧车辆的贡献的实际道路测试;路测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V2X应用场景展示,即利用对交通路口红绿灯的智能化改造,以及协作式车道转换功能。
均胜车联专家李金龙解释说,与现有的摄像头视频识别、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类似,V2X是获得其他车辆、行人运动状态(车速、刹车、变道)的另一种信息交互手段,并且不容易受到天气、障碍物以及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同时,V2X也有助于为自动驾驶的产业化发展构建一个共享分时租赁、车路人云协同的综合服务体系。目前,典型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包括车辆编队行驶、远程遥控驾驶等。这些场景应用,均胜车联谙熟已久。
自今年8月“四跨”活动项目确立,均胜车联研发团队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短短不到两个月内,均胜车联完成多题材与新题材的跨越整合,于9月一次性通过V2X协议一致性测试,10月顺利完成开放道路测试,为C-V2X“四跨”活动摩厉以须,也为“四跨”互联互通将来实现真正商用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活动中展示的通信终端OBU产品由均胜车联完全自主研发,能为车联互通提供V2X服务以及车载信息处理服务,如碰撞警告,红灯警示,灵活应用车辆道路、用户和车辆的大数据,驾驶行为分析与改进等功能,以及对车辆故障诊断进行远程控制和服务,可支持高精定位/WIFI/BT/CAN FD/以太网等丰富接口。
“四跨”会师加快V2X行业国标制定
这次的活动由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举办。主办方信息透露出,5G特性和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支持都对C-V2X国标制定和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一说中就明确提到车路协同技术的重要性。
实现C-V2X需要“四跨”,即“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和跨安全平台”,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与设备、整车制造、解决方案、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等环节。换言之,要实现互联互通,车辆必须与车、人、道路设施、云端实现信息交流和处理,而这就要求不同的芯片模组、通信终端和整车的供应商在标准一致的安全平台上协作,才能确保所有单元通信准确正常,用户数据安全,最终实现整个交通大环境安全顺畅。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完美诠释了交通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标志着"四跨"迈出了C-V2X商用的关键一步。在与DSRC阵营多年的分庭抗礼之后,C-V2X终于一步领先,有望成为全球联网汽车统一的技术标准。均胜车联作为C-V2X不断壮大的"朋友圈"成员之一,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于LTE-V2X的OBU、RSU硬件设备,与整车制造商,芯片模组商,平台运营商,安全检测机构和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服务商一起同心合力,支撑C-V2X产业快速安全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自动智能驾驶的广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