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广州“小蛮腰”上一个汽车LOGO惹人注目,它就是大众集团在中国首发的全新品牌标识。而四款配有这个新标识的纯电动ID.家族车型同日亮相。其中,面向中国市场的首款纯电动ID.车型——ID.初见迎来首发。这意味着MEB平台纯电动车车型即将发力,大众集团已现争做纯电动汽车“霸主”之心。
ID系列显露大众电动雄心
ID.初见是大众电动化首款ID系列的国产车型。它是基于大众MEB平台专为中国打造的纯电动SUV,一年后将在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生产。而另一款纯电动两厢车ID.3已于法兰克福车展全球首发,是MEB平台电动车序列的第一款量产车。作为ID.家族的首款量产车型,ID.3率先抢滩欧洲,未来将在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汽车工厂进行国产。自5月预售以来,ID.3已获得超过3万辆的订单。
未来,大众将有更多新车型登陆市场。基于ID.家族和旗下其他品牌车型,到2020年,大众集团预计向中国客户交付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交付量增长到150万辆。未来两年,大众集团还计划发布30款新能源车型,并针对核心量产车型实现本土化生产,大众MEB平台可谓霸气外露。
MEB平台是一款模块化电气化的电驱动平台,可以说是2012年投用的MQB平台的进化版,其去除了横向、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布局,目前主要用于电动车制造。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为旗下车型配置所需的系统,实现数字化、网联化及完全自动驾驶。而且,MEB可与新一代的MQB平台并行使用,前者定位电动车,后者定位传统车辆。
MEB平台带动供应链回暖
伴随汽车网联化、电动化大潮来临,大众MEB平台在中国、德国的布局与运营,令上下游零部件供应商直接受益,比如纯电动车离不开的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部件。特别是电池和电控领域,充放电系统的质量过硬是电动车安全行驶的关键,全球范围内能生产此类部件的公司凤毛麟角,这类供应商业绩随之提高。
向ID.系列提供BMU(电池管理单元)和CMU(电芯监控单元)的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姜钊表示,随着动力电池企业扩产速度的加快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电控的核心即电池管理系统(BMS),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目前,均胜普瑞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系统以及电源转换模块已成功为宝马、大众、戴姆勒、保时捷、吉利、奇瑞等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实现批量供应。”姜钊补充,除了与德国维尔兹堡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合作,公司上周还与浙江大学签约联合开发高效率、轻量化、高功率密度、低成本的车载充电和电源转换系统解决方案,持续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的优化升级。
大众MEB平台主要为纯电动而设,并兼顾插混车型,大众电动化进程将大幅提速,2020年起有望率先推出多款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型。据预测,用于MEB平台量产车项目订单总额将超过500亿欧元,巨额订单为中国零部件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