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在迈向自动驾驶过程中,“人机共驾”或人机模式切换等情形都需要监测到驾驶员状态,包括驾驶员头部姿势监测、手持感应及离手警示、眼球注视跟踪、人脸识别和生命体征感知等,近年已逐渐由从高端车覆盖至中端车型。
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全球产品执行董事鲍勃·麦克休日前在参加第28届SAE BRAZIL时表示,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在整个高级辅助驾驶域控制系统,如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DSS)等领域拥有大量的技术储备,比如在这次大会上展示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及多个子系统的协同方案。
五星安全评级的关键要素
研究表明,超过六成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或疲劳驾驶所致,其中94%的追尾事故是由于驾驶员分心。在自动驾驶还未广泛使用前,“人机共驾”仍会主导一段时间,而包括DMS在内的那些高级辅助驾驶技术可帮助人们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明确,目前能让驾驶员长时间松开方向盘或执行其他任务的系统还未被允许上路使用。而DMS会持续监控驾驶员状态并向驾驶员发出危险警报,这样可遏制驾驶员分心行为,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到2020年,DMS将成为车型能否拿到NCAP五星安全评级的关键要素,而中国CNCAP也将在2024年有相应要求。
在开始使用车载摄像头监控驾驶员以前,这项技术并未能成为主流。早期版本的DMS使用方向盘传感器,有些则依靠驾驶时间技术来测量驾驶员的头部位置。由于越来越多地使用先进的图像传感器,影像系统和软件,即使戴着太阳镜或夜间也能跟踪驾驶员的眼睛,DMS最近取得相当大的进步。不过,世界上目前具备研发和生产该系统能力的公司依旧寥寥无几。
实际上,DMS仅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驾驶员状态检测技术的其中一项技术,它与多区离手检测方向盘(HOW)和视觉提醒灯带技术(LB)等共同作用于为自动驾驶场景提供重要支持。它能通过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及软件算法,检测和判定驾驶员的视觉状态及车辆的受控制程度。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是全球首家将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系统集成到方向盘上使之成为具有智能感应和检测功能的供应商。
“我们整个系统甚至细到连驾驶员的生命体征水平都可以检测,还可以做车主鉴权等,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鲍勃·麦克休说,在这个领域,均胜汽车安全系统重点是结合驾驶员注意力监测、车辆控制、方向盘集成显示警告等系列技术于一体,形成协同的技术解决方案。
L2到L4仍需驾驶员状态监测
对于DMS的必要性,Euro NCAP解释,有效的驾驶员监测是自动驾驶成真的先决条件,以确保在需要的情况下,车辆控制权能被交还能驾驶车辆的适当驾驶人;这将会被列为自动驾驶人机接口(HMI)要求采用的项目。
根据Euro NCAP、Global NCAP和Thatcham Research发布的一项自动驾驶车辆消费者调查显示,超过70%的汽车驾驶员认为已经可以购买具备主动驾驶功能的汽车。然而,由于各国道路法律、法规不尽相同,且路况复杂度亦不一致等多重原因,目前完全自动驾驶仍未大规模商用。
目前,DMS等高级辅助驾驶技术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等标线清晰的道路。鲍勃·麦克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在其他类型道路上激活系统,因为辅助系统的确能协助驾驶员更安全地驾驶,但又不会过度依赖于系统。针对中国复杂多变的路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中国智能汽车、共享汽车的变化趋势,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已经加大了这些系统的创新研发力度,诸如面向自动驾驶的智能安全座舱整体解决方案、行人保护等。
市场、行业都乐于看到L2在过去2018年的崛起和产业化,这让DSS技术有了迅速进入人们视野的机遇。“在L2到L4之间,我们还是保持驾驶员在注意、控制、警告等层面的保护技术。”鲍勃·麦克休补充,“而且这些技术还能与主动安全、气囊、电动安全带等系统,以及兄弟公司普瑞、均胜车联和均胜群英等协力打造创新型的智能安全一体化座舱系统。”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整合后的均胜安全系统展示了第一代面向自动驾驶和未来出行服务生态的智能安全座舱系统,涵盖了上述领域的前瞻技术。